• 0814期: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唱儿歌学写“永”

    永字笔画各不同,上点切莫在当中,竖要沿点向下走,撇要收来捺要松。

  • 0813期: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唱儿歌学写“火”

    笔笔相连气贯通,两点上扬撇在中,左收右放求舒展,空当上紧下要松。

  • 0810期: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唱儿歌学写“年”

    年中有个三,卧人当横看,长横上还下,一竖往右偏。

  • 0809期:白头搔更短——唱儿歌学写“白”

    一撇在左边,日字上要宽。竖画应对称,小横居中间。

  • 0808期: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唱儿歌学写“上”

    中竖饱满勿右偏,两横保持大空间,横要上扬还向下,拐点就在竖下边

  • 0807期:君臣相顾尽沾衣——唱儿歌学写“臣”

    四横四竖组成臣,中间空当宜等分。字形上窄平行线,折笔靠右见精神。

  • 0806期: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唱儿歌学写“间”

    左竖稍短右竖长,上窄下宽横上扬,一点落在左上角,日字端庄坐中堂。

  • 0803期: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唱儿歌学写“丁”

    看似简单不一般,横划角度认真看,竖画起笔稍偏右,略带弯度方自然。

  • 0802期:牛气小冲天——唱儿歌学写“牛”

    两横对正字要偏,笔画安排需周全,卧人对正长横写,悬针偏右不可弯。

  • 0801期: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唱儿歌学写“安”

    两横对正字要偏,笔画安排需周全,卧人对正长横写,悬针偏右不可弯。

  • 0731期: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唱儿歌学写“衣”

    笔笔向心形不散,长横不长底部宽。主笔撇捺当摆正,竖提支撑形莫弯。

  • 0730期:一旦辞黄河去——唱儿歌学写“旦”

    日字上偏宽,注意三空间。长横稍偏左,过中向下弯。

  • 0727期:泉眼无声惜细流——唱儿歌学写“流”

    右侧形状如三角,下边好似一扇形。撇提向左寻水去,竖弯平稳向右行。

  • 0726期:明月松间照——唱儿歌学写“松”

    竖划偏右形细长,公字偏下宜写方,穿插互让团结紧,空当和谐紧中央。

  • 0725期: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唱儿歌学写“清”

    三联连线成弧形,左右高低要分明,月字细长对上竖,长横靠近水边生。

  • 0720期:万壑树参天 唱儿歌学写“参”

    上部位得体,连撇勿排牙。中宫要收紧,撇捺要到家。

  • 0719期:会须一饮三百杯 唱儿歌学写“百”

    百字上横长,一撇在中央。日字莫写扁,注意三空当。

  • 0716期:我劝天公重抖擞——唱儿歌学写“公”

    八字角度要适中,两笔连线与横同。下撇右点稍直立,组成等边三角形。

  • 0713期:江山如此多娇 唱儿歌学写“多”

    上下相同上要小,两夕重心落字中。四撇长短求变化,空当均等看分明

  • 0711期:沙场秋点兵——唱儿歌学写“兵”

    撇竖当连贯,两横要平行。右竖写似撇,八字把上承。

  • 0709期:一夜玄霜坠碧空——唱儿歌学写“玄”

    玄字如同跷跷板,长横微微向上倾,两撇平行居中正,中间好似三角形。

  • 0710期:鸿雁及羔羊 有礼太古前——唱儿歌学写“羔”

    上边两点要呼应,三横中间不宜长,对称结构中要正,四点连写似一横。

  • 0706期:先撇在横竖捺长——唱儿歌学写“长”

    先撇在横竖捺长,竖笔偏左莫中央。横画不可水平写,撇捺各分上下当。

  • 0704期:高天厚地一诗囚——唱儿歌学写“囚”

    囚字全包围,横向不要宽,中间笔画少,写大才饱满。

  • 0704期: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唱儿歌学写“正”

    形本自正骨力坚,四方结构不倚偏,上横倾斜尖入笔,长横过中向下弯。

  • 0702期:白水为泉竖钩长——唱儿歌学写“泉”

    白水为泉竖钩长,上宽下窄是中央,提扬撇立当清秀,右撇居高捺伸张。

  • 0629期:力能托住田——唱儿歌学写“男”

    上边要写小,力能托住田,钩不过中线,一撇顾两边。

  • 0628期: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唱儿歌学写“德”

    撇中下起笔,横画需平行,十四中对正,空当要均衡。

  • 0627期: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唱儿歌学写“宫”

    点口应对正,宝盖在中央,下口形要扁,上口要写方。

  • 0626期:左右竖向中——唱儿歌学写“西”

    三横虽对正,斜度不相同,竖笔均分空,左右竖向中。

  • 0625期:女字反捺不要长——唱儿歌学写“媛”

    女字反捺不要长,留得空间右舒张。爰字形似三角形,女字贴在左坡旁。

  • 0522期:宿鸟对鸣虫——唱儿歌学写“鸟”

    鸟字先写勺,横折莫太长,长横左边展,上体在中央。

  • 0521期:荣辱与共——唱儿歌学写“共”

    一横微微向上扬,一竖一撇在中央,长横左长右偏短,八字起笔承上方。

  • 0518期:遥怜小儿女——唱儿歌学写“儿”

    撇要稍直立,左低右要高,空当形莫扁,底边不可凹。

  • 0517期:黄金杆拨春风手——唱儿歌学写“杆”

    木旁竖笔皆靠右,右边竖画向左偏,左右两竖皆垂立,上出下展更美观。

  • 0516期:一枝一叶总关情——唱儿歌学写“叶”

    左小右长左居上,一横写在口中央,十字交叉竖偏左,悬针收笔下要长。

  • 0515期:嵩云秦树久离居——唱儿歌学写“久”

    久字两个撇,角度近相同,两撇向左靠,捺笔才放松。

  • 0514期:江山留胜迹——唱儿歌学写“迹”

    亦字细长勿写肥,平捺起笔不下垂,横折折撇上偏左,捺角在外半包围。

  • 0512期:月傍九霄多——唱儿歌学写“九”

    一撇下笔向右圆,横折之后向左弯,左收右方求舒展,折弯之处近中间。

  • 0510期:昔闻洞庭水——唱儿歌学写“庭”

    庭字外像三角形,壬似斜塔两三层,横折折撇随撇写,平捺勿短找平衡。

  • 0509期:自缘身在最高层——唱儿歌学写“在”

    三横两竖一长方,中横短来上横长,一撇跨在左上角,横撇相交在中央。

  • 0508期:市人行尽野人行——唱儿歌学写“市”

    上点稍偏右,长横则居中,巾字对上点,上紧下要松。

  • 0507期:还持鹿皮几——唱儿歌学写“鹿”

    鹿字上要窄,内部随撇形,比字向左靠,竖弯下要平。

  • 0504期:雨里鸡鸣一两家——唱儿歌学写“家”

    左边要占少,不稳中间靠,左右宜正直,空当要补好。

  • 0503期:更被鹭鹚千点雪——唱儿歌学写“更”

    短横扁日微微扬,撇要落在横中央,撇收捺入须连贯,捺笔左高右低长。

  • 0502期:怅然吟式微——唱儿歌学写“式”

    两横一竖三空当,势态相同斜长方,上窄下宽金字塔,横戈交点近中央。

  • 0428期:素手青条上——唱儿歌学写“手”

    一笔是撇不是横,两横长短要分清,竖钩微弯直立下,出钩长短保平衡。

  • 0427期:欲将轻骑逐——唱儿歌学写“轻”

    左右轻重差不多,左紧右松是规则,横画平行求相似,互补笔画空中搁。

  • 0426期:明日巴陵道——唱儿歌学写“明”

    日月宽度差勿多,中间要用小空隔,横画左右应对正,竖画排顺方谐和。

  • 0425期:家书到隔年——唱儿歌学写“隔”

    左边要占少,不稳中间靠,左右宜正直,空当要补好。

  • 0424期:可比一斑之豹——唱儿歌学写“比”

    左右相同左要小,两竖直立莫斜了,一收一放成对比,横撇呼应方为好。

  • 0423期:花笺对草字——唱儿歌学写“字”

    点折钩三点,组成垂直线,尽量往上写,下松才好看。

  • 0420期:忠心安社稷——唱儿歌学写“心”

    左点还是向左偏,卧钩似月弯又弯,两点书写相互应,中点靠上居中间。

  • 0421期:几阵秋风能应候——唱儿歌学写“风”

    两边弧度要相同,不因长短乱心中,横要倾斜莫平正,交叉两笔势态生。

  • 0419期:苏武牧羊——唱儿歌学写“羊”

    短横对正曾字头,三横长短要筹谋,起笔还得求变化,一竖当以悬针收。

  • 0418期:山岌岌 水淙淙——唱儿歌学写“山”

    山字如山中竖高,短竖连线半山腰,连线与横平行线,左右均等字自娇。

  • 0416期:花圃月浓浓——唱儿歌学写“月”

    先直在撇是左边,横折之后向右偏,两横书写相呼应,分成三个等空间。

  • 0413期:小字虽小 学问可大——唱儿歌学写“小”

    三笔之字不简单,笔画呼应是关键,两点连线向上倾,笔虽断了意还连。

  • 0412期:嵯峨十二危峰——唱儿歌学写“十”

    一横一竖成十字,分成四段各不同,横分上下上要短,竖在横中不在中。

  • 0411期:天浩浩 日融融——唱儿歌学写“天”

    短横不要在中间,长横还是往左偏,撇要直立收勿放,捺要舒展在右边。

  • 0410期:门外打头风——唱儿歌学写“头”

    两点莫太长,横画向上扬,撇要稍直立,反捺分两旁。

  • 重温经典第一讲:蔡邕——一个为书法确立审美原则的人(一)

  • 重温经典第一讲:蔡邕——一个为书法确立审美原则的人(二)

  • 重温经典第一讲:蔡邕——一个为书法确立审美原则的人(三)

  • 重温经典第二讲:钟繇——一个开书体新风的人(一)

  • 重温经典第二讲:钟繇——一个开书体新风的人(二)

  • 重温经典第三讲:汉碑与汉简——汉代书法的真实面貌

  • 重温经典第四讲:王羲之——一个书法正统的代表人物(一)

  • 重温经典第四讲:王羲之——一个书法正统的代表人物(二)

  • 重温经典第四讲:王羲之——一个书法正统的代表人物(三)

  • 重温经典第五讲:王羲之的书论思想(一)

  • 重温经典第五讲:王羲之的书论思想(二)

  • 重温经典第六讲:三希之作(一)

  • 重温经典第六讲:三希之作(二)

  • 重温经典第七讲:经生与经生体——自成体统的书法现象(一)

  • 重温经典第七讲:经生与经生体——自成体统的书法现象(二)

  • 重温经典第八讲:造像与往生——魏碑的宗教含义(一)

  • 重温经典第八讲:造像与往生——魏碑的宗教含义(二)

  • 重温经典第八讲:造像与往生——魏碑的宗教含义(三)

  • 重温经典第九讲:欧阳询——一个险绝精致的书者(一)

  • 重温经典第九讲:欧阳询——一个险绝精致的书者(二)

  • 重温经典第十讲:颜真卿——一个缔造二王之外又一巅峰的人(一)

  • 重温经典第十讲:颜真卿——一个缔造二王之外又一巅峰的人(二)

  • 重温经典第十讲:颜真卿——一个缔造二王之外又一巅峰的人(三)

书画首页 | 央视画廊 | 艺讯 | 手机央视网

中国中央电视台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