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 2018年4月12日至22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承办的“时代印迹——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第四届院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此次展览经过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一年多的精心筹备,共展出了中国画院在职、在聘及特邀艺术家最新创作的150余幅作品。作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讲话精神,以艺术要服务于国家,服务于人民为宗旨,以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为表现内容,礼赞祖国新时代处处青山绿水的秀美河山和家园新貌,讴歌了国家的繁荣稳定,并生动描绘了为民族昌盛富强默默做出奉献的广大群众。为观众集中展现了艺术家们近年来所取得的艺术成果。
展览现场
主题创作,古已有之。韩愈提出“文以贯道”、柳宗元提出“文以明道”、周敦颐提出“文以载道”都强调文章的弘“道”功能。文如此,画亦如此,缺乏主题,思想的追求而空有笔墨,无法很好地承担起艺术在新时代的使命。本次院展的主题是“时代印迹”。“时代”不仅仅是描述时间概念的词汇,还带有一种价值判断,一种主题指向。“时代印迹”,一方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所取得辉煌成就的艺术呈现;另一方面,更体现出一名优秀艺术家深挖传统、紧随时代,用具有时代创新的绘画语言来升华艺术创作内涵,肩负起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灿烂人文史的责任。
展览现场
画家在此次院展作品创作资料的收集过程中,“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本着面向时代、面向基层的宗旨,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过程中吸收现实生活的养料,得到了更多心灵的感悟与情感的触动。在创作阶段,画家进一步把自然、真实的造型转化为“意境化”的表现,以期达到“气韵生动”、“画”以载道的审美境地。
通过此次院展,我们感受到了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艺术作品,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艺术作品。艺术家不能满足于个体情感的表现,要将自己的炙热情感融入时代中去表达,反映时代变迁,记录时代的光辉印迹,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这是时代赋予优秀艺术家的责任。让我们共同期待艺术家们继续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继续用他们的作品来歌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连辑在开幕式上讲话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在开幕式上讲话
中国文联副主席冯远在开幕式上讲话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在开幕式上讲话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中国文联副主席冯远、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蒙古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特木尔·巴特、蒙古国总理艺术顾问达木丁·苏伦、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王亚民、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副司长周汉萍、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何家英、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主任丁杰、中央美术学院国画学院院长陈平、中央美术学院国画学院党委书记于光华、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谢小铨、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牛克诚、当代著名水墨艺术家刘国松、中国画学会秘书长邓维东、民族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殷会利、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韩振刚、山东美术馆馆长、山东美术家协会主席张望、民革中央画院院长兼山东画院院长孔维克等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出席活动的还有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连辑、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高显莉、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吕品田、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谭平、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王福州、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牛根富、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刘宏昌等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领导。
展览作品欣赏:
田黎明 三个泳者
赵建成 先贤路——弘一法师
刘万鸣 碧空无际
江宏伟 庭院海棠开
特邀艺术家作品欣赏:
刘大为-收获季节
徐里-松壑流泉图
李翔-淡淡山浅浅烟
霍春阳-风摇青玉枝
方骏 长亭更短亭
孔维克
许钦松-静月
苗再新-芳草天涯
张复兴-家山雨晴
丁杰-哈尼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