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李东“门系列”作品展

来源:光明网 | 2016年06月28日 11:56
光明网 | 2016年06月28日 11:56
正在加载

《门》系列NO.1

《门》系列NO.1

《门》系列NO.2

《门》系列NO.2

(李东话谈)

首先,感谢孙露老师给我机会,有幸参加2015年由美院雕塑系和太原联合举办的“钢铁之夏”,有了那次的实践活动

才催生了我的作品。当时并没有想好要做建筑这个题材的雕塑,只是先去看和选材料,这些材料激发了我创作《门》系列的想法,我感觉用这些机器零件对照山西传统建筑门牌楼的样式进行创作是很有意思的挑战,并创作了《门》ON.1这件作品。于是我延续了这个创作思路,在太原晋阳湖化工机械厂历时八个月,做了现在摆在北门门口那边的大牌坊。

这些废旧金属材料都来自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援助中国最早的工厂和生产机器设备,属于我国重工业发展的原始部分。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山西工业发展也经历多次设备跟新换代,而它的煤炭等重工业也正在逐渐衰落,城市面临转型的问题。我之所以用工业废料是感觉这些材料自身蕴含的意义很深,它在某种程度上见证了山西工业的兴衰和转型,见证了太原这个城市的发展历程,从材质的沧桑感中透露时间感和历史性。

首先在于因为铁的属性和机器的部件而使作品的机械感十分强烈,与现代性的气息联系紧密。其次是因为机器部件的大小都是固定的,所以这也带来用旧金属机械来创作的局限性,即无法提前估量形状、结构和大小,灵活性较差,需要多次尝试。经常将各种零件组合起来了感觉不对就要重新拆掉,再尝试,反反复复试验才能找到最好组合方式。

这是我创作过程中经常面对的问题。因为废旧机器自身的局限性,它们并不能完全符合传统造型语言,可我想尽量保留它们作为废旧机械的特性;但太注重材质而忽略了建筑传统的造型也是不可取的,有所背离我创作的初衷,就会走向现代甚至抽象,还是要兼顾传统的因素。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我就是不断地修改方案,协调传统和材料两部分,必须妥协的地方还是要妥协,但尽可能使将二者最好地相融合,让作品能清晰、大气地既呈现出传统的造型语言,又透露着破旧铁机器斑驳沧桑的金属特性。

我认为整一个过程都是挑战,为寻找与作品相吻合的零件就花了两三个月的时间,几乎跑遍了太原市所有的废弃工厂和废铁收购站,经常无获而归,有时百里以外花钱把零件买回来后又发现并不适用。创作的过程就更不用说了,为了避免工厂拆迁所带来的麻烦尽量往前赶进度,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零下十几度的雪天,只要能工作我们也要坚持工作。十分感谢和我一起做这个作品的两位师傅全力相助,是他们的坚定和陪伴才使我有底气接受各种挑战,坚持到最后把作品做完。

我感触最深的是“一种不留余力的尝试”是十分重要的,借用禅大师铃木大拙的表达便是“整体起用”,指不考虑最后的结果如何,而是至诚、认真和真实地投入自己的全部力量,全力以赴。这离不开吕品昌老师、张伟导师、杨靖导师、秦华勤老师等老师朋友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给予我的各方面的鼎力帮助,因此我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即便遇到很多挑战但还是坚持下来并且顺利地把《门》这个作品给完成了。

作者李东

籍贯山西

学校;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第六工作工作室

作品简介

《门》系列NO.1

高5.4m*长2.7m*宽3.9m 重;5.6吨

材料;废旧机器制作地;山西太原

《门》系列NO.2

高9m*长9.4m*4m 重;20吨

材料;废旧机器制作地;山西太原

编辑:韩丹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相关推荐